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病,其中又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。相比胃溃疡,知道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多,还有人把二者混为一谈。
人们之所以对二者产生混淆,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临床表现都以上腹部疼痛为主。尽管同为消化性溃疡,但它们的临床特点有一定区别:
1、发病年龄:胃溃疡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大,前者好发于中老年人,后者以青年人常见。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是胃溃疡患者的3倍,男性明显多于女性。
2、疼痛部位: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,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。
3、疼痛规律:胃溃疡疼痛多于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,持续1~2小时,在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,即所谓“餐后痛”。
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于餐后3~4小时出现,持续至下次进餐,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缓解,故叫“空腹痛”。
此外,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,夜间疼痛很明显,因此又叫“夜间痛”。这是因为人在饥饿时,空虚的胃分泌大量胃液,由于没有与食物混合,因而直接进入十二指肠。
若十二指肠球部存在溃疡,这些胃酸就会刺激溃疡创面引起疼痛。此时,患者吃些食物或抗酸剂,就可以中和大量胃酸,减轻上腹痛等不适症状。
针对十二指肠溃疡,戒除不良生活习惯,减少烟、酒、辛辣食物、浓茶的刺激,对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。
需要提醒的是,十二指肠的发生与情绪密切相关。紧张、焦虑等情绪会通过神经系统,过度刺激壁细胞和G细胞,使胃酸分泌增加,导致胃肠黏膜血管收缩、缺血,防御功能减弱。
以上结果都容易造成黏膜的自身消化,导致溃疡发生。建议患者舒缓自身情绪,避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