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家长表示,站着吃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,还会导致胃下垂。
那么,站着吃饭对学生的身体有没有影响呢?到底会不会导致胃下垂呢?
正确答案是:不会导致胃下垂,但会轻微增加胃下垂的风险。
对于胃下垂,机体有完善的防御机制;并且,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,加上营养的充足供应,胃下垂的情况并不多见。仅凭站着吃饭这一个因素,并不会导致胃下垂。
什么因素会导致胃下垂呢?
到底怎样的因素会导致胃下垂呢?
首先,胃下垂的发生需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:
1)吃得太饱:胃内容物多,胃部承受的重力大;
2)身体虚弱:胃部肌肉属于平滑肌,长期营养不良,导致平滑肌力量弱,表现为上方牵引力量弱,拉不住,下方支撑力量弱,兜不住;
3)饭后马上剧烈运动:剧烈运动产生的动能让饱胀的胃部在腹腔中前后左右来回摆动,重力加动能冲击,胃部会向下坠,久而久之,导致胃下垂的发生。
然后,对比一下站着吃饭的情形:
上述的第一个条件:吃得过撑。这和站着吃饭没关系,是饮食习惯。
通常情况下,大家吃饭并不会过量。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及油脂类食物占有相当的比重,狼吞虎咽、撑得肚圆的情况并不多见,所以胃部承受的重力在合理范围内。
第二个条件:身体虚弱。这和站着吃饭也没关系。
胃下垂多见于身体瘦弱的情况,现在生活中大家营养都不错,面黄肌瘦的情况也不常见,所以这个条件也并不符合。
第三个条件:饭后立即做剧烈运动。这属于个人生活习惯,与站着吃饭也没有关系。
通常大家采用的方式是饭后遛弯,慢悠悠惬意地散步,并不会马上开展足球、篮球、网球等强度大的剧烈运动。另外,大家都知道饭后不能马上剧烈运动,所以这种情况导致的胃下垂也并不常见。
虽然站着吃饭可以让身体舒展,腹腔空间更大,但胃部下方的支撑力量却相对弱一些;而坐着吃饭,即使腹腔内压会大一些,却对胃部有着较好的支撑托举力量。
相对于紧张的学习、工作而言,吃饭的作用不仅仅是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,还有调节生活节奏、舒缓紧张压力的作用。
吃饭时间,也是一个休闲时间。舒服地坐下来,身体舒展的同时,配合着不紧不慢的细嚼慢咽,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。而站着吃饭则是在相对紧急的情况下偶尔为之,如果让站着吃饭成为习惯,就健康而言,是不恰当的。
运城众泰肛肠医院专家提醒:看完这些内容,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,可>>点击免费咨询,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运城众泰肛肠医院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。